“青创北京”助力“三城一区”招才引智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张建伟 通讯员 刘炳全)日前,由团北京市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学联联合主办的“青创北京”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答辩展示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顺利举行。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张庆武,团市委二级巡视员、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郑雄,怀柔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彭利锋出席各赛区开幕式和巡展活动。(团北京市委、怀柔区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各赛区开幕式和巡展活动。)
今年以来,团北京市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规划要求,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主线,以提升北京共青团大局贡献度为中心目标,着力拓展整合各界资源,从创新、创业、创意、创效四个维度,打造了“青创北京”工作品牌。首都“挑战杯”作为“青创北京”创新领域的“金字招牌”,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今年的比赛以“青春向党、科技报国”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杯三赛”赛制,下设一个“挑战杯”主体赛和“红色实践”“揭榜挂帅”“科技冬奥”三个专项赛。自2021年2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市70所高校的2554个项目参赛,经前期资格审核、网络评审,共遴选出286个项目角逐终审决赛。
此次首都“挑战杯”竞赛专题走进“三城一区”,设立了1个主赛区和4个分赛区,各赛区结合地方区位优势和产业人才需求,承担了不同类别的赛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交流活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京市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优惠政策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承担了能源化工类竞赛项目的评审工作。参赛学生们从选题背景、调研分析、对策建议、创新特色等多个方面展示各自的项目理念与团队风采,评委老师们就能源化工类项目的应用场景和社会价值等进行客观点评,给出改进建议。现场,经开区还邀请了许多企业到场参观,许多企业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给企业和优秀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当天下午,参赛学生们前往经开区区史馆进行参观交流,实地感受了经开区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的“红楼精神”。面向未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举办此次答辩展示为契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校地联动,挖掘人才,推动区域发展。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最主要的物质、空间、地球系统、生命、智能等五大科学方向的成果孵化基地,主要承担了数理类和生命科学类竞赛项目的评审工作。各参赛团队在物理和生命科学科技发明项目的路演中,对研发探究过程和项目创新点进行了深入阐述。赛后,参赛选手集体参观了创新小镇展厅、怀柔科学城起步区科学设施平台集群、有研科创园、中科合成油公司等科技区域。在座谈交流环节,参赛项目负责人代表和相关企业代表介绍了介绍了项目相关情况,怀柔区经信局、金融局、科委等相关部门就产业、金融、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了政策介绍。下一步,团怀柔区委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高校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校地联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怀柔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中关村科学城作为北京引领“中国制造2025”、“国家双创基地”的创新高地,主要承担了信息技术类竞赛项目的评审工作。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入围项目围绕比赛主题,交流成果、碰撞智慧、比拼才能,产生了良好的创新示范引领效应。展示结束后,参赛选手集体参观了中关村智造大街并参与了“海淀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主题活动。“2021亚洲数字艺术展”在论坛上发布了全球作品征集令,乔丹、蒙洋、王昭赢、贺虎四位青年企业家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作了创新创业成功经验分享,海淀区人保局介绍了海淀人才、创业创新等优惠政策和服务,参赛学生代表们用生动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参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