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模式高效推进青年发展规划实施
江西:青年工作没有“局外人”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江西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省规划》)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7月12日召开,标志着江西青年工作“1+N”(“1”,即每年固定研究部署《省规划》年度实施工作任务;“N”,即聚焦青年所思所盼所想,研究出台多项青年发展“政策干货”――记者注)工作模式的进一步推进。
“青年发展覆盖面宽、涉及领域广,要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牵头单位要认真履职尽责,狠抓统筹落实,协调推动所牵头负责的事项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参与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作为、主动配合,不当局外人。”江西省委副书记叶建春在会上多次强调“青年工作”的重要性。
会议研究审议了《省直单位对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县(市、区)的支持举措》《关于高质量推进全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全省青年婚恋工作的实施意见》。
2020年12月,江西省共青城市、赣州市章贡区被确立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实施试点县(市、区),南昌市青云谱区、樟树市、井冈山市、萍乡市安源区被确立为《省规划》实施试点县(市、区)。
《省直单位对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县(市、区)的支持举措》涵盖了39条支持举措,涉及23个责任单位,为了避免职责交叉,确保举措落地,涉及到多个厅局的支持事项,只设置了一个牵头支持单位,各“支持事项”都尽可能具体化。
“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氛围。”叶建春说,“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青年成长的新特点,精准研判青年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强的青年发展政策措施,提升规划的政策转化效能。”
自2020年5月《省规划》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以来,江西全省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的134项工作任务,已完成117项,多项青年发展指标持续提升。
各成员单位和任务单位根据联席会议部署,在青年思想引领、人才培育、体质健康、婚恋交友、创新创业、参与社会治理、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青年发展的工作举措。如江西省委组织部在省“双千计划”中突出青年元素,219个青年类项目进入评审;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推动在全国率先实现专门学校设区市的全覆盖;省财政厅筹措安排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实施的涉及青年项目;省教育厅推动2782名外省户籍在赣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参加高考;省人社厅为1.3万余名青年提供就业见习机会;省住建厅将17.84万户新就业的无房青年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纳入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范围;团省委牵头组建防汛青年突击队赴抗洪一线圩堤查险690余公里……
江西各地也纷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务实举措。南昌针对首次在昌落户的35周岁以下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出台普惠性支持政策“南昌人才新10条”;九江推动“267”青年创业园项目落地并投入使用;景德镇开展瓷都青客等专业人才评比活动;萍乡将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安源纪念馆和19个基层红领巾营地联合打造;新余开展“爱我工小美 小荷童成长”结对帮扶,实现全市4100名寄宿小学生全覆盖;赣州大力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所有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为青年上思政课;吉安在全市范围内打造30个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基层“童心港湾”……
作为本次联席会议的亮点,《关于深化全省青年婚恋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从从移风易俗、平台搭建、阵地建设、项目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并将江西省直各单位开展的青年婚恋活动品牌进行梳理,形成全省统一的工作品牌――爱在赣鄱。
这项实施意见的现实针对性很强。“我省一些农村地区,高价彩礼问题突出,在城镇‘不婚主义者’及晚婚晚育者越来越多,结婚率逐年下滑,离婚率逐年攀升,30-34岁人群是离婚群体的主力,‘三十而立’渐成‘三十而离’。”江西省民政厅副厅长张福庆说。
江西《省规划》统计监测指标工作组根据相关监测数据同样发现省内“未婚青年比例增高、青年人口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该实施意见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重磅举措――将婚恋教育纳入中职、高等院校教育体系;深入挖掘选树“抵制高价彩礼,摒弃婚嫁陋习”的婚恋新风尚好青年典型;探索开发一批精品婚恋课程,进一步丰富咨询辅导手段,帮助青年缓解婚恋焦虑;探索开发具备信息搜索、匹配推介、地图服务等功能的移动互联婚恋交友平台,将线上优势与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扩大服务覆盖,优化青年体验;围绕青年恋爱结婚、生育、家庭教育等环节,探索建立青年婚恋产业联盟,缓解青年婚恋经济压力;组建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社科机构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婚恋服务团,发挥专家在服务青年婚恋中的智库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