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共青团“全链条式”服务青年创业就业

2997次

  今年全国双创周启动仪式云南分会场活动现场,2022年云南省创新创业之星代表何宣余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十年前,我远涉重洋到国外求学,十年后,怀揣梦想我回到了家乡云南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国外的十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是们海外游子的最大保障,所以我坚定地带着团队技术加入我们国家科技进步的浪潮中!”

  云南省创新创业之星大赛活动是共青团“全链条式”服务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团云南省委把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作为锚定青年民生之本、丰富青年发展之翼的重中之重抓实抓牢,迈出了坚实步伐。

金融扶持帮助青年迈出创业第一步

  “2014年,通过家乡团委的宣传和指导我申请到了10万元‘贷免扶补’创业贷款,这10万元解决了我创业启动资金筹措难的问题,点亮了我的创业之路。”迪庆香格里拉沃夫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永群说。

图为团元谋县委为创业青年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团云南省委供图

  “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项目是云南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者在云南省自主创业的金融扶持手段之一,能够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扶持、资金补助等一揽子帮扶措施。十年来,“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共扶持创业青年16余万人,协助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70余亿元。创业支持政策的不断优化,为广大青年创客更好地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帮助了一大批初创者解决了“燃眉之急”。

电商人才培育帮助青年提升技能

  “时间好像静止了”。这是毛慧第一次进直播间的感觉。直播间里的人来了就走,毛慧在手机前从上午八点坐到下午两点,才将“你好”这句简单的问候说出去。像毛慧这样对电商直播创业抱有强烈愿望,但苦于缺乏专业系统培训的青年不在少数。

  为了让“乡土人才”进一步适应、把握电商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宣推家乡美景好物,实现创业发展,团云南省委联合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实施了“一县一星”乡村振兴青年领头雁培养计划,来自云南129个县的青创电商人才走进美团、京东和字节跳动等数字经济头部平台,他们热爱乡村、了解乡村、适应乡村,他们懂农村、谙农业、知农事,他们通过实操学习和观摩演练提升直播技能,了解电商逻辑,拥抱数字经济,用自己的方式破解乡村之困,振兴乡村。

图为“一县一星”青年电商人才到“字节跳动”总部学习。团云南省委供图

  在“一县一星”培养计划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聚焦云南咖啡、茶叶、核桃、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产品和优质文旅资源,2022年团云南省委又启动了“一业一星”电商培养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咖啡之星”“核桃之星”青年电商人才培育行动,“云南DOU是好风光”数字赋能文旅振兴行动,为农业农村创业青年数字赋能,对接资本和智力支持,助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搭建平台帮助青创企业发展壮大

  “入驻云南青年创业园,让我的团队找到了家的感觉,这里全是志同道合的人。”“滇西小哥”董梅华说:“云南青年创业园浓厚的创业氛围,是创业者最稀罕的‘资源’”。她认为,这里的优秀企业很多,大家可以互通有无、互相帮助。除了房租等政策优惠,青年创业园还为入驻企业搭建了很多宣传展示平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图为数字云南电商直播基地落地“云南省青年创业园”。团云南省委供图

  目前,云南青年创业园园区总面积1.4万平方米,成功孵化青创企业170余家,带动近4000人就业,园区企业产值超3个亿,纳税总额超1000万元,同时,联动有关州市共同构建“园中园”飞地盈利模式,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线上发挥“青创云品商城”消费扶贫、项目对接、导师结对、资本对接等功能,目前商城扶持创业青年近300人,入库创业导师100余人,入库创业项目60余个,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线下建设“云南网红直播基地”,联动电商平台建成“云品选品基地”。在8个州市建立新青年新主播服务阵地,全省129个县普遍建立“青创联盟”,直接组织凝聚创业青年近1.5万人。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云南省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累计联系了500余名返乡扎根农村创业的“新农人”,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依托省农职院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授直播带货方法,为服务农村青创电商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云品出滇”�出了一条新路子。

  云南助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健晖是一名基层党员青年创业者。2011年创业至今,公司以质量为核心,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农作物营养肥料研发、生产、销售、土壤改良、修复、“助农服务站”终端门店及农业种植技术咨询一体化的综合型技术企业。创业小有所成后,他主动联系上云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愿意将自身的创业资源与广大初创青年一同分享,抱团创业,在晋宁县试点启动了“助农――筑梦大学生返乡创业公益行动计划”,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平台、供应链等系统支持。2021年他被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特聘为“中国青年创业导师”。

创新创业赛事帮助青创者脱颖而出

  “今年初,我欣喜地看到省政府出台了加快疫苗产业发展的意见,我深感云南的细胞产业未来可期,新兴的细胞产业中必将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者,云岭大地必将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高地。”第九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获得者刘馨说。

图为2022年“云南创新创业之星”大赛。团云南省委供图

  为有效发挥青创赛事的引领作用。团云南省委积极探索构建“评选、奖励、跟踪、扶持”四位一体、全链条联动的云南青创发展示范活动平台。连续举办9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评选活动,累计产生“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90名,提名奖166名,体现了鲜明的代表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云岭大地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连续举办9届“创青春”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通过项目路演、导师助阵、项目对接等形式,扩大赛事影响,累计吸引4700余个创业项目和1.2万余名青年报名参赛,累计评选出省级优秀青年创业项目600余个,并推荐50余个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其中12个项目获得全国奖励。启动2022年“云南创新创业之星”评选大赛,全省各地27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评选出创新创业之星42人,特聘双创导师7人,均由省财政每人给予10万元奖励,并对年内获得省级荣誉的创业青年在入驻孵化平台、政策及奖补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以“稻田+咖啡”为主题打造的“麦和稻田”项目在各大流量App上已经火“出圈”。这种乡村自然风光与高品质休闲游的体验模式,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着田园风光,品一口醇香的咖啡,找回一些童年的稻田记忆。

五华区西翥街道大村社区创业青年打造的“麦和稻田”已经成为近郊旅游网红地。团云南省委供图

  青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团工委坚持人才振兴与推动产业发展有机融合,通过社区团支部换届选举,把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有热情、有能力、懂管理、善经验,善于做青年工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优秀返乡创业的青年党团员选配到团支部班子中,带动村民群众发展壮大以现代农业、特色文化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集体经济。今年来,街道整合了225万元财政资金,选出了大村社区休闲鱼庄、迤六社区�骟涓呙芏人�产养殖基地等6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扶持。其中,大村社区青年创业家通过引入新型项目运营思维和“现代审美、文艺气息、民族特色”的核心理念融入到集体经济示范项目“麦和稻田”中,实现了项目经营收入增长与村民增收挂钩,并带动新增近百个本地固定就业岗位。同时,结合西翥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青年团员们带领村民群众发展的瓦恭社区稻鱼共生、陡坡社区松鹿菠萝等西翥乡村旅游品牌项目知名度不断提升,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强动力、农文旅融合聚合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青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大力支持青年创业就业是关键,下一步,团云南省委将以推动《云南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纵深实施为主线,进一步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倍增,从青年创业意识培养、政策资源整合导入、创业服务平台提质增效、云岭青创工作品牌打造、青创人才阶梯矩阵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广大云岭青年创新创业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提供更为全面的扶持,让青年创业就业成为增强发展新动力的活力源泉,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记者 张建伟 通讯员 李仕达)

文章标签:
51La